重庆市荣昌区政府: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管理
2019-04-11 09:54 |
|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管理
重庆市荣昌区政府副区长 程昌耀
一、工作呈亮点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近年来,荣昌区共投入资金1.9亿元,完成了8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区水库防汛应急抢险能力大幅提升,库区生态环境显著好转,供水灌溉作用明显增强。我区病险水库整治工作共接受水利部、财政部绩效评价3批次,其结果均为“优秀”。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狠抓前期工作质量
一是高度重视,健全机构。成立了以副区长为组长,区财政局、区水利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区领导专题研究解决除险加固中出现的供水、土地等问题,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全区十大“民生工程”重点推进。同时,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对相关部门、镇街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坚持每月调度,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科学规划,合理申报。我区多数水库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同程度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为实现有效整治,我区综合考虑病险程度、位置重要程度、功能及影响等因素,分轻重缓急制定了年度实施计划,分期分批申报实施。如茨竹沟水库2012年出现大坝裂缝险情,排除险情后立即开展了前期工作并动工实施除险加固。三是对症下药,严谨设计。为了防止病因分析不全面的问题,真正做到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我区克服时间紧、数量多等困难,精心组织专家和设计单位,对全区水库大坝安全进行统一评价、逐一审查和鉴定,在找准病根的基础上,严把设计质量关。四是建章立制,明确责任。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实行约法三章,在合同中明确各方责任,明确因设计质量等问题而导致投资增加将按照合同约定扣减相关费用,并追究责任。
(二)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一是严把建设程序关。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创新工作方式,探索EPC建设模式,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实现工程质量、投资控制、建设周期全过程优化。二是严把工程管理关。推行“4个1”建设管理机制和“1+3+X”工作模式。“4个1”就是“1个建设班子、1个技术团队、1名现场代表、1名群众义务监督员”,对施工现场实行全时段、全方位、全过程监管。“1+3+X”工作模式,“1”就是1个月召开一次质量安全例会;“3”就是严格开展施工单位安全员日巡查、项目负责人周检查、施工单位负责人月评比三项活动;“X”就是建立项目隐患排查、约谈参建各方负责人、安全管理及廉政投诉、预防性处罚等安全管理制度。三是严把工程质量关。采取巡回检查、第三方机构抽检和跟踪检测等方式,强化质量管理。利用微信、QQ等方式记录现场(特别是隐蔽工程)图片、视频,形成全过程“电子台账”,做到全程留痕。四是严把工程资金关。设立项目资金专户,实行报账资金专人管理,专户存储专账核算。强化资金使用监管体系,实行事前审查,事中严格手续、事后跟踪的监督检查制度,杜绝截留、挪用资金等现象。区审计局将病险水库整治资金纳入审计对象重点监管,确保项目及时竣工验收。
二、工作显成效
一是将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纳入除险加固内容,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运行”,辖区内已有69座水库实现了大坝视频监控和水位、雨量自动化监测。
二是消除了病险水库安全隐患,使水库防洪标准低、大坝稳定性差、坝体坝基渗漏等突出险情问题得以解决,工程安全隐患得以消除。
三是提高了防洪减灾能力,经受住了2012年“7.21”“8.30”等历次强降雨和洪水考验,辖区内所有水库近年来均未出现险情,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强化建后运行管理见成效。全区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后实施物业化管理,实行管养分离,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万水库管护资金,分别落实了养护、清漂、卫生等管护责任,委托专业的队伍开展监测设施的维修养护,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如清江镇将水库管理、饮水安全、农田灌溉设施管理、河长制工作有机整合,实行全镇水利设施物业化统管。
五是发挥了水库综合效益,增强了水资源调控和抗御干旱灾害能力,保障了城乡供水安全,提高了灌溉用水保证率,整治后恢复蓄水能力3840万立方米,为全区饮水安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巨大作用。
六是改善了库区生态环境。将水库大坝除险加固与水生态涵养修复有机结合,通过坝坡种植草皮,库区种植植物等措施,改善环境和水质,提高水库的观赏和旅游价值,助力乡村振兴。铜鼓镇付家拱桥水库整治后恢复到正常蓄水126万立方米,库面由324亩恢复到810亩,在原污染区种植水生植物及花卉,改善了村容村貌,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小憩。
三、工作有谋划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切实巩固水库除险加固成果,通过加强已除险水库运行管理,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多方效益。
一是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完成确权划界工作任务,健全管护责任体系,落实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运行管护经费。
二是进一步探索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因地制宜推广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管理模式。
三是建立水库工程大数据、智能化管理平台,建立完善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台账,按照技术规范要求逐库落实大坝安全鉴定责任,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是加强水利工程应急度汛管理,强化观测、预警、调度、运用、抢险等环节。
五是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库村合作”项目,切实保护好水库资源,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支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责编:魏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