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9日星期三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做实“项目化+区域化”党建联建,服务上海水务重大工程建设和区域和谐发展

2021-08-09 15:23  

近年来,上海市水务局突出“抓党建联建、建精品工程、促区域发展”工作主题,紧紧围绕服务重大工程建设、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在探索实践“项目化+区域化”党建联建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有效保障了水务重大工程有序推进、施工安全文明、社区和谐稳定。

一、背景缘由

“十三五”期间,按照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结合上海市情、水情,本市水务建设围绕“补好短板、提标升质、注重生态、智慧管理”,不断巩固防汛四道防线,全力推进水源地建设和供水水质提升,持续强化城乡水环境治理和海洋生态修复,列入市重大工程投入超600亿元,一大批骨干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为城市资源保障、韧性提升、品质营造作出了重要支撑和突出贡献。但随着加快水务建设的要求愈来愈高,工程项目规模体量大、结构类型复杂、时间安排紧、计划任务重、建设周期长、工程推进难度大等问题愈来愈凸显,项目现场施工队伍交叉密集、人员结构复杂、安全隐患多发、周边维稳压力大、交通组织协调难等矛盾不断叠加。面对项目建设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保稳定的严峻挑战和艰巨任务,上海市水务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水务海洋系统“治水管海先锋”党建品牌示范点创建为契机,秉持“保障民生、服务社会”使命职责,坚持“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把党旗插在工地上”,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水务重大工程顺利推进和周边区域和谐发展。

二、基本做法

水务重大工程党建联建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政府搭台建机制、支部唱戏破难题、全员参与聚民心的党建联建工作思路,按照1+2+X的党建联建模式(即1个项目区域化的党建联建平台+党员之家和建设者之家的2家载体+利用各方资源开展的X项联建活动),依托抓实党员之家和建设者之家“两家”建设,不断推进“项目化+区域化”党建联建深入开展。

(一)政府搭台,以党建强机制整资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提升党建联建工作的引领性。

上海市水务局机关建管农水党支部作为机关党组织,负责全市水务重大工程党建联建工作的总体协调和推进。市级项目法人作为业主单位,是项目党建联建工作的主要责任方,承担牵头协调参建各方推进水务重大工程党建联建工作的主体责任,负责与参建各方党组织签订党建联建等协议,牵头与项目所在地社区党组织及周边相关单位党组织等签订共建协议,组织开展党建联建活动。

2018年6月,本市水务重大工程第一个党建联建共建平台——白龙港工程项目党建联盟正式成立。平台由项目所在村党总支部、镇机关稳定、安监、城运等相关支部、镇城管中队党支部、文化中心党支部、项目当地派出所党支部、驻地部队党支部和项目法人、项目参建企业党委(党支部)联合组建。平台依托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二期和污水提标改造工程,以党员之家和建设者之家“两家”建设为抓手,通过党建工作联建、工程建设联推、精神文明联促、协调机制联建、人才队伍联动共建形式,共同推进项目优质、高效实施。截止目前,全市在建水务重大工程按照工程开工与党支部成立同步、工程建设与党建工作同步推进的原则,已建立项目临时党支部近20家,共建党组织超200个。

2021年3月22日,上海市水务局印发《关于在市水务重大重点工程建设领域开展“双创双寻”主题活动的通知》,在水务重大重点工程建设领域中开展双创双寻主题活动,通过创建一批示范党员之家星级建设者之家,寻找一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最美共产党员最美建设者,助力重大工程党建联建走深走实。

(二)支部唱戏,以党建促合力破难题,助推工地与社区协同发展,提升党建联建工作的实效性。

在工程建设各方项目党组织的基础上,由项目法人牵头,根据工程建设实际,紧紧围绕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和促进区域和谐稳定发展等目标,成立项目参建各方或包括区域部门的项目临时党支部,开展不同形式的“项目化+区域化”党建联建活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各方主体责任,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共同协商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难题。有的临时党支部针对台风防御、前期腾地等特定时期重点任务,与街镇、海事部门等相关党组织紧密配合,协调沟通解决施工人员安全转移、航道运输、腾地搬迁、村民阻工等棘手问题;有的临时党支部为正确处理断流施工期间水质保障、文物保护等技术难点,通过建立“工程项目联席”机制、开展集体会商等方式,协同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的临时党支部紧密结合文明单位、文明工地创建等工作,主动与相关居委会建立工作群,形成居民投诉预防和处置联合机制;有的临时党支部与参建各方签订党风建设和廉洁从业责任书,提升党员自觉抵制腐败风险意识和能力。

(三)全员参与,以党建聚人心增干劲,彰显为民服务宗旨,提升党建联建工作的人本属性。

水务重大工程各项目临时党支部以人才培养、社会宣传、服务社区、维护建设者权益为重点,充分发掘项目和社会优质资源,抓牢意识形态阵地,让项目党建走入社区、走入建设者之心,绘制党建联建“同心圆”。一是积极搭建人才培养成长平台。有的临时党支部主动用好立功竞赛、岗位标兵、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青年突击队等选树育人载体,将工地为培养人、锻炼人的先锋阵地,实现建成一批工程的同时,培育一批人才,并运用微信公众号等宣扬典型事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多措并举关心关爱职工身心健康。有的临时党支部在“建设者之家”设置读书运动区、多媒体娱乐区、综合服务区、信息交流区等,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并整合社区资源,为务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开展疾病预防宣讲。三是着力搭好党心民心连心桥。有的临时党支部主动与社区居委共建结对,走近居民介绍民生工程,宣传水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并主动帮助居民修建生活污水排放管道,资助贫困学生和贫困户,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三、主要成效

(一)有效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相促。

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各项目标是水务重大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项目党建联建以实现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建立临时党组织,加强政治领导,强化理论武装,引导各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学习交流互动,经常性对标对标检视问题,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做到思想上统一、目标上统领、行动上统抓,提升了对内凝聚力、对外号召力和整体执行力,成为推进工程建设的一项有力抓手,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有效实现党建引领资源优化整合。

在水务重大工程建设新常态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通过“项目化+区域化”党建联建抓手,打破“单位制”党建的束缚,解决资源线性分割的局限,构建区域一体、上下联动、互通互融的党建共同体,有效激发不相隶属党组织的活力,力求在区域内实现党建资源配置最优化和资源运作效率最大化,形成项目体与社会之间的资源共享、共建联建的融合型多赢的党建模式,取得“1+1>2”的效果。

(三)有效促进党建与社会治理良性互动。

作为公益性工程,水务重大工程建设运行与周边单位、居民的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也是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以及居民的关注焦点。水务重大工程党建联建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工程建设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如期发挥,不仅促进了整个区域的水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还成为维护区域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是履行水务行业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经验启示

(一)在党建联建中强化政治核心组织功能是确保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的根本保证。

工程项目党建联建工作打破了不同隶属关系的单位党组织条块分割、相对分隔的状态,将独立、分散、各自活动的参建单位联合起来,使党建联建平台成为真正有效引领带动、联结各类组织的核心力量,在推进工程建设进展、推动文明工地创建、争取工程周边各方支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在党建联建中强化党建业务有机统一是高质量开展党建联建的关键所在。

工程项目党建联建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联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联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促进党建联建机制更加精准对接业务工作所需,坚决杜绝党建联建“表面化”和党建业务“两张皮”的现象。

(三)在党建联建中强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形成合力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工程项目党建联建主动借脑、借力、借势,改变以往党建资源“横向闭合、对外排他”现象,围绕项目各方共同需求,增强多类型、多领域党建资源整合,促使各领域党组织从“单打独斗”变为“共同奋斗”,促进优势资源得到互补、服务资源得到共享,不断增强项目影响力,形成联手共进、协同合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多赢局面。 

        (四)在党建联建中完善机制规范运行是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

    工程项目党建联建紧紧围绕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和促进区域和谐稳定发展等目标,不断完善联动共建机制、联络协调机制、考核评估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等工作机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化运行机制,进一步畅通协调解决问题的反馈渠道,提高推进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工作水平,有效推动工作质效再提升、党建联建再深化。


责编:韩绪博

进入无障碍阅读